陰道分泌物有魚腥味係點解?

陰道分泌物正常情況下應該係無明顯氣味或者帶有輕微酸味。如果發現分泌物魚腥味,可能代表陰道內菌群失衡,甚至係感染某啲婦科疾病,建議盡早做分泌物檢查以確認問題並及時治療。

分泌物魚腥味的4大常見原因

細菌性陰道炎(BV):

這是導致分泌物魚腥味的最常見病因,因陰道內乳酸菌減少、厭氧菌過度繁殖,破壞酸鹼平衡所致。特徵為灰白色分泌物,伴隨魚腥味(尤其性行為後更明顯),可能伴隨輕微搔癢。

滴蟲感染:

由陰道滴蟲引起,分泌物呈黃綠色、泡沫狀,帶有強烈魚腥味或腐臭味,常合併排尿灼熱感。

需氧菌陰道炎(AV):

近年逐漸受重視的感染類型,與大腸桿菌等需氧菌過度增生有關,分泌物可能帶有魚腥味且質地濃稠。

非感染性因素:

衛生習慣不佳(如長時間不更換衛生棉)

荷爾蒙變化(如排卵期、懷孕)

陰道灌洗過度破壞菌群平衡

深圳怡康醫院婦科醫師提醒,若異味持續超過3天或合併異常症狀(如發燒、腹痛),務必盡快安排分泌物檢查,避免感染上行引發骨盆腔炎症。

陰道分泌物有魚腥味係點解?

魚腥味分泌物伴隨的4種危險信號

異味隨經期加重:月經血提升陰道pH值,促使厭氧菌大量繁殖。

性交後氣味明顯:精液(pH 7.2-8.0)破壞陰道酸性環境,加劇菌群失衡。

合併排尿灼熱感:細菌上行感染尿道,引發膀胱炎症狀。

下腹隱痛或發熱:可能已發展為盆腔炎,需立即就醫。

如何進行分泌物檢查?深圳怡康醫院的專業婦科檢查

如果發現分泌物魚腥味,建議盡快進行分泌物檢查,確認感染原因。常見檢查包括:

✔ pH值測試:檢查陰道內環境是否過度鹼性(細菌性陰道炎常見pH>4.5)

✔ 顯微鏡檢查:觀察細菌、白血球或滴蟲是否存在

✔ 細菌培養:判斷是否存在病菌並測試適合的抗生素

✔ DNA檢測(PCR):用於精確檢測滴蟲、衣原體或其他病原體

深圳怡康醫院提供專業的婦科檢查與診斷,包括分泌物檢查、細菌培養、婦科超聲波等,確保及早發現問題並提供針對性治療。

日常護理3招預防魚腥味復發

避免過度清潔:陰道有自淨功能,每日用清水清洗外陰即可,切勿使用香皂或灌洗液。

穿透氣材質內褲:選擇純棉內褲並每日更換,避免緊身褲、久坐導致私密處悶濕。

增強免疫力:適當補充蔓越莓、益生菌,深圳怡康醫院營養科可依體質定制調理方案。

關於分泌物魚腥味,妳可能還想知道

Q:有魚腥味可以自行買藥嗎?

A:不建議!若誤將細菌性陰道炎當作黴菌感染治療,可能加重症狀。

Q:治療後異味消失,還需要複查嗎?

A:必須複查!部分病原體可能殘留但無症狀,需透過分泌物檢查確認是否根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