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頸糜爛嚴重嗎?做好宮頸篩查心中有數

最近一位菇涼體檢時發現「宮頸糜爛三度」,急匆匆地來到婦科門診就診——醫生,我這個嚴不嚴重啊?我一直很注意個人衛生的,怎麼會有宮頸糜爛呢?

說到宮頸糜爛,雖然小編多次提到,這已經是個被廢棄的概念,但仍然有不少菇涼對此十分緊張,誤解重重。

「宮頸糜爛」不是病?!那是什麼

「宮頸糜爛」是一個早在2008年被中國本科《婦產科學》教材剔除的過時病名,現在改用「宮頸柱狀上皮異位」。

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,人們誤以為只有光滑的宮頸才是正常的狀態。」婦科醫生介紹,其實正常宮頸就跟人一樣是千姿百態的,並且在年輕與年老時,宮頸可能長相不一樣。

宮頸形似一個空心柱狀體,宮頸上皮由兩種上皮細胞組成,一種叫宮頸陰道部的鱗狀上皮(在宮頸口外部),另一種叫宮頸管的柱狀上皮(在宮頸內側)。

婦科醫生介紹說,鱗狀上皮是比肩接踵,層層疊加,看起來就是「粉粉嫩嫩、光光滑滑」長得非常漂亮;而柱狀上皮只是單層排列,比較淺薄,薄到連血管都清晰可見,顏色嫩紅像充血一樣,給人就是一種「糜爛」的視覺效果。

一般來說,女人絕經以後,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,柱狀上皮會「害羞」地緊緊躲在宮頸管裡頭,此時肉眼看到的是光滑的鱗狀上皮覆蓋的宮頸。相反,年輕的姑娘,由於卵巢功能較好,雌激素水平比較高,那麼柱狀上皮在雌激素的影響下就會朝宮頸口外發展,發生外翻,這就叫宮頸柱狀上皮異位。此時能看到的就是類似「糜爛」一樣的柱狀上皮覆蓋的宮頸。

姑娘們要明白,上述兩種宮頸都是正常的宮頸,都是由雌激素引起的,與性伴侶多少、性事次數沒有半毛錢關係。過去常說的「宮頸糜爛」根本是個假病,它是大多數育齡婦女都會出現的一種生理現象。所謂宮頸糜爛一度、二度、三度,不過是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程度不同,僅此而已。所以,別再把「宮頸糜爛」污名化了。

這三種病也會讓宮頸出現「糜爛」

整明白了「宮頸糜爛」原來是生理性的改變,姑娘們終於可以鬆口氣了,那是不是可以不用理它?

且慢,這畢竟只是醫生肉眼看到的對宮頸樣子的主觀描述,要知道有沒有問題,還得靠客觀的檢查。

「大部分宮頸的所謂『糜爛』是正常生理現象,但需要排除一些疾病。」周冬梅指出,宮頸急性炎症、早期宮頸癌或者癌前病變等病因,也可以使宮頸表現出充血的「糜爛」狀態。如果發現宮頸有「糜爛」外觀,還是不能大意,最好做一次宮頸癌篩查,鑑別是病變還是生理狀態。

那宮頸篩查做什麼,怎麼做?

第一步: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(TCT)+HPV病毒檢測。

兩項結果均為陰性,說明「宮頸糜爛」只是正常的生理現象,無需處理治療。

TCT如果提示炎症細胞偏多,說明宮頸有炎症,需要對炎症進行治療;如果發現有上皮細胞增生,說明有可能是癌前病變。

HPV檢查如果發現高危型HPV,如果持續感染說明有宮頸癌前病變甚至癌變風險,根據不同情況需要進一步檢查去明確診斷。

第二步:陰道鏡檢查

凡是TCT和HPV檢查有異常的,需要進一步做陰道鏡明確診斷。

第三步:宮頸病理活檢

陰道鏡檢查結果異常的,就要進一步做病理活檢,根據結果判斷是否需要治療,以及如何治療。在此澄清,宮頸存在疾病,就要「對病治療」對病治療,而不是所謂的「治療宮頸糜爛」。

過度治療將可能影響順產,

還掩蓋病情

「宮頸糜爛」這個過時病名取消近10年,仍有不少醫生,不僅基層醫院、民營醫院,還包括一些三甲醫院,仍然在用它。因「宮頸糜爛」就診的患者不在少數,一些無良醫療機構為了經濟利益,大肆對其做文章,說「糜爛」不治會引起不孕,甚至宮頸癌。

常見一些姑娘被誤導對宮頸做了過度治療:什麼雷射、冷凍、微波等物理治療,什麼宮頸LEEP手術等,動不動治療費上千上萬。

「很多姑娘還認識不到過度治療的危害,」婦科醫生表示, 對於TCT和HPV檢查結果正常,明確「糜爛」是生理改變,不會影響生娃方式,順產、剖腹產都可以。但如果做了宮頸LEEP手術,術後的宮頸就會有疤痕產生,少數病人如果出現疤痕堅韌的話,那麼懷孕臨產時宮口無法自然打開,只能剖腹產了。這些倒還是其次,最嚴重的後果是,對所謂「宮頸糜爛」過度治療還會掩蓋宮頸癌的癌前病變。所以,奉勸姑娘們一定不要再輕易對宮頸做物理治療。

保護宮頸靠自己,有性事的姑娘平時應該注意衛生,避免不潔性行為,不要穿太緊身的內褲,同時定期做宮頸檢查(TCT+HPV)。現在夏日炎炎,非常容易中招陰道炎,及時治療陰道炎可以預防上行感染到宮頸。